山阳县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的对策探析
作者:           发布日期:2012-11-06 09:22:53          阅读数:10865

山阳县加快发展

文化旅游的对策探析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以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是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地处陕南,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山阳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不仅是推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突破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文化旅游:山阳县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

文化旅游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体现,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两者密不可分。山阳县地处秦岭南麓,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农业县,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却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如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既有利于旅游业做大做强,又有助于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这将是山阳县快速发展的突破口。

(一)文化和旅游具有共融性和互补性

一方面,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人们旅游出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审美的情趣和精神的愉悦。人们也正是通过旅游活动来认知社会、感受自然、开展交流。可以说,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文化之旅、精神之旅。当前,旅游需求是人们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之一,加快发展旅游业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义。因此,要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挥旅游的文化功能,赋予旅游生命力。

另一方面,旅游是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可以感知和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和教育,旅游地的各种文化也可以得以传播和交流,这就是旅游对文化的传播功能。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使旅游活动成为展示优秀文化和积极精神风貌的重要平台,发挥旅游对文化的传承功能,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同时,通过旅游活动,开展文化交流,发挥旅游业对文化的激发功能,为当地文化创新注入活力。

总之,文化和旅游同属于精神活动,两者在在形式和内容上互相支撑,有很强的互补性。旅游以文化为灵魂,文化以旅游为载体,只有两者紧密结合,互通互补才能赢得更广的市场,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可以说,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没有旅游的文化是没有活力的文化。因此,山阳县应将文化和旅游融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

(二)文化旅游具有广阔前景和旺盛生命力

由于文化和旅游相伴相生,只注重规模和外在布景的旅游是缺乏生命力的。现阶段旅游开发,最重要地是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只有通过深度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建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相互融合,才能提升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一旦将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满足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能培育出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旅游产业。可以说,文化旅游是一项充满憧憬、创意的文化活动,必须以文化观念引领文化旅游的开发,以旅游活动展现文化价值。

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寻找突破口,充分开发和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实现景点外观和文化内涵的统一,用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来诠释旅游,将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全过程和旅游过程的各个环节,就能使文化旅游更具活力和生命力,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要注重文化旅游的价值评价标准,引导追求真善美,确立健康文明的价值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要求、新期待。与过于单一的观光旅游相比,文化旅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深的人文底蕴赢得市场,势必会成为当前最受欢迎和最具竞争力的旅游活动。

(三)山阳县文化旅游具有陕南地区共性和独特性

我省是最早注重文化同旅游融合的省份,通过文化旅游开发,集中展示陕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满足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的精神需求,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和巨大反响。但与关中地区突出历史文化的“古色”旅游和陕北地区注重延安精神的“红色”旅游相比,陕南秦岭地区的“绿色”旅游具有开发晚、基础弱、难度大等特点,同时,陕南也是我国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最丰富、特色最突出的地区之一,其文化历史也极具特色。山阳县的文化旅游除具有以上共性外,还有自身的独特性。

一是地理位置独特。山阳地处秦头楚尾,历史上曾是秦楚和宋金的国界,历史上的古战场。处于我国南北地理、气候、文化的过渡带,南北文化荟萃交融,人文历史积淀丰厚,既有北方之犷悍,又兼南方之灵秀,人民勤劳善良,热情质朴。二是自然环境独特。山阳森林覆盖率59%,境内生态资源充盈,境内自然风光旖旎,集山石、水景、洞穴、森林于一体。被誉为“秦岭奇观”的天竺山,崔嵬而奇险,山有七峰相对,峰隙终年云雾缭绕,古松虬枝,苍翠欲滴,奇石突兀,多姿多态。三是传统文化独特。自汉代以来,天竺山就是道教活动的中心,这里拥有丰富的道教文化。全省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漫川古镇。唐代著名道士罗公远和宋代著名理学家邵雍都曾在此隐居。四是革命文化独特。1932年红四方面军和红三方面军经此北上,1935年红二十五军在此创立革命根据地,是当时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和鄂陕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以上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如经深度挖掘,将为山阳县文化旅游的腾飞添上双翼。同时,如将文化和旅游进行很好融合,既能促使山阳县文化产业取得繁荣进步,又能助推山阳县经济社会突破发展。

二、山阳县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SWOT是用来确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的,从而将自身发展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下面通过该分析方法对山阳县文化旅游发展进行综合分析,探寻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一)优势分析

山阳县既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又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有特有的革命文化优势。这些都是文化旅游发展可资挖掘的资源,也是山阳县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所在。

1.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山阳县域面积为商洛第一,全省第六。境内山大沟深,沟壑纵横,北有流岭,中有鹘岭,南有郧岭,形成“三山夹两川”的岭谷地貌。境内有汉江支流和丹江支流穿过,气候湿润宜人。其中,被誉为“秦岭奇观”的天竺山上自然资源最为丰富。天竺山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连片华山松、红豆杉等珍稀植物200余种,有林麝等珍贵动物40余种,被誉为动植物天堂。山上劲松苍翠,林海茫茫,壁立万仞,奇峰叠出,涧出天表,庙古洞幽,烟岚迷离,有第四季冰川遗迹、规模宏大的喀斯特地貌奇观,名胜古迹十余处。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气候条件,与关中、陕北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2.历史文化资源深厚。山阳县境内的天竺山是道教胜地之一,是道教活动的一个中心。山上有建于南北朝时的上天堂,为最早的宫观遗址;有建于宋代的石水塔,塔高丈余,传神生动,工艺独特;还有建于宋代的云盖寺和清蜀僧超古禅师为藏经所凿的藏经洞等。这里还有全省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漫川古镇。这些古建筑群对我们研究道教的历史和汉、唐的塑造艺术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山阳县发展文化旅游最为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3.革命文化资源厚重。山阳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曾是鄂豫陕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是鄂陕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徐向前、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山阳县从事革命活动。在解放战争时期,李先念率领的中原部队突围到陕南后,曾在山阳县的三官殿、三槐、长沟口等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多次激战,许多革命英烈鲜血洒在长沟,忠骨埋在山阳。现在山阳县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旧址2处,革命烈士陵园3处。这些是开发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劣势分析

1.观念障碍。由于对外交流不够,当地干部群众对文化旅游的认识没有到位,还停留于文化和旅游产业相分离的状态。仅仅把旅游发展作为实现经济利益的产业,盲目地扩规模、上项目,而不注重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不给当地群众和外来旅游者提供足够的精神文化消费。还没有很好地通过旅游活动这个载体去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缺少文化内涵的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旅游业很难做大做强;缺少旅游载体的文化,生机活力和凝聚力不能发挥,文化产业也很难推进。对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认识不足,势必会影响山阳县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2.发展资金匮乏。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资源与产业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山阳县经济基础薄弱,政府财力支持有限。而文化旅游业的前期投入的资金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更多投资渠道,文化旅游就很难真正得到开发和发展。山阳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去年财政收入2.8亿元,而天竺山旅游景区的前期开发就需要3个亿。可以说,单靠财政支持无法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而资金匮乏是山阳县文化旅游开发的最大障碍。

3.文化旅游人才短缺。区别于其它旅游和文化活动,文化旅游对导游和组织者的素质要求极高。由于山阳县文化旅游开展比较晚且重视不够,导致当地的导游和组织者懂旅游,但不懂文化,文化部门的人懂文化,但不懂旅游。既懂当地旅游,又懂当地文化的人才太少,也是阻碍山阳县文化旅游发展的因素。

(三)机遇分析

1.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文化旅游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为吃饭问题而忙碌,开始从关注“钱袋问题”转向“脑袋问题”,也就是开始关注自身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正是人们对旅游的精神文化需求,休闲时间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使得文化旅游业成为当今的黄金产业。这就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也为山阳县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条件。

2.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决定》准确定位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要求做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相融合、共同发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这为山阳县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3.基础设施的快速改进为山阳县文化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2008年,福银高速山阳段建成通车,融入西安2小时和武汉4小时经济圈;即将建成的山柞、丹宁高速,融入陕鄂跨省旅游和柞山商生态旅游两大轴线。山阳县积极实施“通达”、“畅通”工程,改造完成了2条省级公路和15条县镇公路改造,100%镇、村通油路或水泥路。这极大改进了山阳县文化旅游的交通条件。

(四)威胁分析

1.文化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带来的威胁。相对于已经发展多年的其它地区的文化旅游,山阳县的文化旅游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如何在激烈的文化旅游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能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即使在陕南文化旅游开发中,如何抢占先机,争得优势地位,也是山阳县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威胁。

2.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威胁。相对于其它产业,文化旅游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由于经济发展紧迫性,在旅游开发上往往只注重经济利益而急需扩张规模而导致文化资源的损毁和破坏。更担忧的是,为了当地经济增长而开山采矿造成水质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都将威胁山阳县文化旅游的发展。

三、推进山阳县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从前面对山阳县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山阳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突出、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劣势和面临着一些威胁。为推动山阳县文化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在思想观念、智力投资、融资渠道、综合管理等方面给予保证和支持。

(一)提高认识,更新文化旅游发展的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观念不改变,墨守陈规,其它一切只能是空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于山阳干部群众来讲,是一个新鲜事物。当地干部群众可能对文化产业不陌生,对旅游产业也不陌生,但对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则比可能比较陌生。这就需要打破过去的旅游发展观念,借鉴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文化旅游的经验,打破文化与旅游部门的壁垒,整合优化利用山阳县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加快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融,开发出独特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提高认识,不仅在文化旅游开发上需要更新观念,而且还要在文化旅游的融资、人才引进和培养、文化旅游的宣传和管理上都要更新观念,用先进的文化旅游理念武装当地干部群众的头脑。

(二)注重智力投资,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文化旅游业之间的竞争,表面是游客数量、旅游收入的竞争,实际上是包括文化旅游的开发者、管理者、经营者以及旅游地公众等人素质上的竞争。[4]因此,山阳县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应该实施“人才优先”战略,要把有限资金用在具有“造血”功能的人才培训上。一是培养符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二是高度重视对导游、讲解员等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服务水平和文化底蕴。把导游、讲解员队伍作为文化交流使者来要求;三是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离退休老专家、老教师从事导游工作,吸纳更多的文化科技人才进入旅游队伍,带动导游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为做到这些,要加强同文化旅游学院的联系,在为这些院校提供实训基地的同时,争取得到这些院校的智力支持。同时,要健全人才使用机制、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激发文化旅游队伍的创造活力,形成良性循环。

(三)多渠道融资,解决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限制

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投资新方式和新途径,以资源引资金,以项目引投资。充分利用全国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机遇,加强市场化融资,吸引各类资金投资开发山阳县文化旅游产业。为此,必须在文化旅游投入机制上想办法,放活投入机制,解决好文化旅游产品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有效分离,吸引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行业,解决山阳县文化旅游发展的资金困难问题。近几年,山阳县政府通过对天竺山森林公园的项目分解,通过文化旅游项目的合作、合资、联营等方式进行招商引资,融资效果显著。去年上半年就融资5亿元深度开发天竺山。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吸引资金。比如利用天竺山是道教活动中心这一文化资源优势,争取全国道教协会和省道教协会的投资,还可以充分挖掘唐宋古建筑群文化价值,争取文物单位的资金支持对其进行开发与保护。

(四)扩大宣传,提升山阳县文化旅游品牌

文化旅游业是作为一种产业,要参与市场竞争,进行高水平营销是必不可少的。加大山阳县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应积极策划宣传抓营销,塑造景区景点大品牌。去年山阳县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建宣并举、突出特色”的旅游宣传促销思路,整合资源,精心打造“山水秦岭多彩山阳”旅游品牌。参加了大唐西市庙会、西安国内旅游交易会等推介会。特别是通过举办第二届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开幕和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园活动、天竺山帐篷节等节庆活动,唱响了“相约大秦岭走进天竺山”宣传口号,形成了强大的宣传氛围,迅速扩大了山阳旅游及天竺山景区在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和山阳县文化旅游知名度的提升,仅去年的文化旅游综合收入就突破了7亿元。除此之外,山阳县文化旅游还应唱响道教活动中心、唐宋古建筑群、鄂陕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等文化口号,使旅游落到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上。同时,要开展整体营销,把山阳县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整合起来,以山阳县文化旅游或天竺山旅游品牌进行统一宣传。还要抓好重点营销,细分客源市场,积极开展有针对性、深入性的营销活动。最后,还要进行合作营销,加强与周边市县的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利益共享的联动营销机制。

(五)加强管理,保障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文化旅游是一个涉及100多个行业的产业,这就需要全社会和各行业都要加强管理,才能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氛围,一个诚信的旅游环境。无论是导游、商场还是小酒店,都要共同为游客营造诚信的环境,才能让游客能够放心消费。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管理,首先要求政府职能转变,要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政府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由单一管理国有文化单位向管理整个文化行业转变,由事业性管理向产业化引导转变,形成精简、高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及统一协调的文化产业管理体系。其次,要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同时,加强管理还要正确处理文化旅游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既反对唯利是从,忽视社会责任,又避免片面强调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努力做到“两个效益”有机统一。最后,在管理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发挥政府作用与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文化旅游发展的关系。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增强发展文化旅游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山阳县委党校)

来源: 编辑:slswdx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