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及方法特点
作者:           发布日期:2011-04-06 09:38:30          阅读数:4764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及方法特点

贾 寿 年

 

党校文萃                                

党校文萃                                

读书,是毛泽东一生的嗜好,也是他整个革命生涯的一部分,无论是在韶山私塾还是在湖南第一师范,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是在国内巡视还是去苏联访问,无论是在办公室里还是在卧室床上、游泳池里、休息室里、火车上、飞机上、轮船上……,书籍始终与他形影不离,读书的习惯几乎渗透到了他生活的各个方面。到了晚年,他视力减退,小字书看不清楚了,就换成大字书来看;戴上眼镜看书不行,他就借助放大镜看,而且一边看,一边还不时地用笔在书上圈圈、划划,读书学习的精神丝毫末减。他曾对身边的人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他表示“决心学习,至死方休。”19758月,他做了白内障手术后,自己看书不行了,他就让身边的工作人员读给他听。甚至直到197699日,他心脏停止跳动前的几个小时,还示意身边的工作人员给他读书,当他依稀地听到满意的内容时,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这位一生笃志嗜学的领袖,在他弥留之际,带着读书的乐趣走完了他人生的旅程,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常说的一句中国的俗话:“活到老,学到老”的诺言。

“不动笔墨不看书”

早在湖南第一师范上学时,毛泽东就非常推崇他的老师徐特立先生提出的“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读书方法。例如,杨昌济先生翻译的《西方伦理学史》,是一本不容易找到的好书,毛泽东就把它借来,一字不漏地把整本书全部抄下来,以备自用,反复阅读。“动笔墨”读前人的书,不仅抄写,而且他还经过认真思考,把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写下来。他读书时,除了在书上圈点、写眉批外,还特别勤于记读书笔记。他听课有“讲堂录”、自学有“读书录”、选抄全文有“选抄本”、摘录精要有“摘录本”。在湖南一师的几年间,他所写的日记、读书笔记、读报摘记等足有一网篮。现在唯一保存下来的一本“讲堂录”,是他在1914年写的读书笔记,所记范围很广,其中包括有先秦哲学、楚辞、汉赋、史记、汉书、唐宋古文、宋明理学,以及中外历史人物评价、自然科学常识等等。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一本《伦理学原理》的批注中,看到毛泽东当年“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一些情况。这本《伦理学原理》是德国哲学家、伦理学家包尔生所著,全书仅10余万字,毛泽东读后,就用毛笔小楷写了12000多字的批语, 而批语最多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共有5900多字,全书几乎用红笔、黑笔画满了各种符号。

毛泽东从青年时期养成的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良好习惯,后来他坚持几十年不废。就是在延安时期的艰苦岁月里,他仍然阅读和批阅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和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方面的书籍,以及不少自然科学书刊。我们从现存的毛泽东读过的大量的藏书中,随处都可以看到他圈圈、点点、勾勾、画画的斑斑笔迹。从这些他阅读过的藏书中,不难看出毛泽东独立思考、勤奋刻苦读书学习的精神。毛泽东的为学之道,令人惊叹,他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好书不厌百遍读

毛泽东历来反对贪多图快、囫囵吞枣、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对于重要的、有价值的书,总是反复研读,钻深懂透,甚至把其中的一些重要章节读得倒背如流。例如,在湖南一师期间,他为攻读古文, 就在旧书店买回一套《韩昌黎全集》,一篇一篇地认真钻研阅读,从词汇、句子、章节到全文的意义,他都刻苦钻研、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此基础上,反对诵读、吟咏,甚至把大部分诗文背得滚瓜烂熟。

   对于重要的、有价值的书,要反复研读,钻深懂透,这是毛泽东一生长期坚持的读书方法。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现存的毛泽东的藏书中,以及他批阅过的文章中特别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象《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有价值的古典小说,他从上私塾时起就反复阅读过。到了晚年,他还将各种版本找到一起,对照着读。他看过的《红楼梦》版本有十种以上,至于读了多少遍,谁也说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他对《红楼梦》的研究,以及他提出的“要把《红楼梦》当历史来读”等许多关于“红学”研究的观点,堪称一家,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读书所下的功力非同一般。

好书不厌百遍读。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对其他人说:“苏共党史是本好书,我已读了10遍,奉劝各位也多读几遍。”还有,在一次小会上,毛泽东就反复读书的问题说:“李达同志给我寄了一本《社会学大纲》,我已经看了10遍”,“李达还寄给我一本《经济学大纲》,我现在已读了三遍半,也准备读它10遍。”毛泽东的同学周世钊,在谈到毛泽东读书的特点时说,他读书有“四多”,就是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几十年来,毛泽东躬行的好书不厌百遍读的读书方法,不仅反映了他读书时的刻苦钻研精神,而且也表现出他为追求真理反复思考、研究问题的意志品质。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独立思考,分析批判,反对迷信,绝不盲从,这是毛泽东读书的又一突出特点。他常引用孟子说过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里所说的书,是指《书经》,毛泽东把它推而广之,及于其他,也就是说,不要迷信书本,读书不要盲从,要独立思考。

早在学生时代,毛泽东就常对他的同学说:我们读书、看报、上课、听讲演,都要开动脑筋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论古人的话、洋人的话、老师的话、名流学者的话,我们都必须反复思考,只要是对的我们就要接受,错的就应该抛弃。后来,他常要求身边的人,读完一本书之后,要反复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毛泽东读书总是独立思考,精心领会, 分析批判,剔除糟粕,吸取精华,绝不人云亦云,迷信盲从。例如,他早年读《韩昌黎全集》时,凡是认为对的地方,他就写上“此论颇精”、“此言甚合吾意”等眉批;凡是他认为不对的地方,就写上“不通”、“此说非是”等眉批,在他看来,不要因为韩愈是古文大家,就一概接受。他对待中国经典的态度是如此,对待外国经典的态度也是如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 虽然他对这本书评价比较好,但是他还是建议各级干部学习时,要加以分析,并要求能说清楚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或不大正确的,哪些是作者自己也不甚清楚的。另外,这一时期,还有一本书影响很大,那就是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本书,毛泽东曾多次要求领导干部学习阅读,但他自己并没有采取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态度。他认为搞一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大功劳,但是这本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辩证法,并批评说:“当作一门科学,应当从分析矛盾出发,否则就不能成其为科学。”

“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

毛泽东的读书方法还有一个显明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读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他不但重视书本知识,而且重视社会实践;他既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他历来反对死读书,读死书。毛泽东认为,读书要面向社会,注重实践,要向社会学习,向实际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早在青年时代他就提出:“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

1937315日,毛泽东在抗大三队毕业典礼上,对学员们说:社会也是学校,一切要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也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无字天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毛泽东认为,社会和自然界是一个大学校,那里面的东西很多,学之不尽,取之不竭。他说,孙中山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袖,他的三民主义,不是从学校的书本里学来的,而是在学校外面的大学校里学来的。他常讲《史记》上关于“纸上谈兵”的故事,并在许多讲话和谈话中,引用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反复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光有书本知识不行,一定要投身到社会生活之中去,学习实际知识,这才是最丰富最生动的知识。毛泽东重视读书,更注重实践和应用。他十分赞赏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经验。他强调:“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

毛泽东送长子毛岸英上劳动大学的故事尽人皆知。因为,长期生活在苏联的毛岸英,对中国的社会情况不大熟悉,毛泽东一方面鼓励毛岸英用功读书,一方面要求他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接近群众,学习实际知识和本领,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所以,毛岸英回国不久,毛泽东就让他跟一位劳动模范一起劳动,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后来,又派他去参加土改,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朝鲜内战爆发后,毛泽东又让他去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接受考验。这种面向社会,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不仅使毛泽东及其子女受益非浅,而且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后来并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启迪着后人。

有时读报比读书更重要、更紧迫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就养成了阅读报纸杂志的习惯。因为,在他看来,要想改造中国和世界,就必须首先了解、认识中国和世界;要想了解、认识中国和世界,就必须时刻关注中国和世界时局的发展和变化;要想掌握中国和世界时局发展变化的情况,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要阅读大量的新闻报纸和时事期刊。

“时事通”,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时,同学们送给他的一个雅号。那时,毛泽东在一师求学期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又加紧侵略中国,国内军阀混战更是连年不断。对于这种复杂多变的局势,人们议论纷纷,常常困惑不解。然而毛泽东在向同学们讲述政治、军事形势时,总是有根有据,有条有理,说得头头是道。特别是他每每讲到列强如何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而不抵抗时,总是情绪激昂、愤怒。因此,同学们常赞誉他“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毛泽东如此通晓时局,一切都根源于他的救国救民的政治抱负和长期养成的良好的读报习惯。1936年他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说:“从1911年到1927年我上井冈山时为止,我从没有中断过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报。”并且他还告诉斯诺,“在长沙师范学校的几年,总共花了160块钱,其中包括我的许多次报名费;在这笔钱里,大概有三分之一花在报纸上。”

“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这是从延安时期就流传下来的毛泽东的一句名言。因为,在毛泽东看来,有时读报比读书更重要、更紧迫。关于这一点,曾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逄先知回忆说:大概是1951年,有几次没有把当天收到的报纸及时送阅,主席很不高兴,他说:“我是要看新闻,不是要看旧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时事的关注程度,以及他每日需要读报的急切心情。

 

         (作者单位:商洛市委党校)

 

 

来源: 编辑:sldx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