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发展 建设幸福商洛
作者:           发布日期:2012-11-06 09:06:44          阅读数:3132

推动文化发展 建设幸福商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我省建设文化强省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商洛素有文化绿洲的美誉,中央《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为商洛的文化发展繁荣指明了方向。要紧密结合商洛实际,重点突出商洛地域文化特色,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主题和“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的幸福商洛”目标,以全新的理念推进商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推动商洛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

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省全会精神上来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注重文化自立,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文化信仰。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用自己的文化基因、文化根脉引导传承自身的发展路径,彰显自身的发展特色。9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始终做到指导思想明确,宗旨目标清晰,理想信仰坚定,政治特色鲜明。这是我们党注重文化自立的鲜明标志。在与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我们党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实施意见》,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进行文化创造和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从文化信仰到文化自立。

(二)增强文化自觉,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自觉。文化自觉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自觉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体现了我们党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科学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的高度自觉,反映了我们党执政思想的高度成熟和驾驭全局的战略眼光。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实施意见》,就是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凝聚社会文化共识,自觉地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十二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文化条件。

(三)提升文化自信,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一直以来,我们党始终以坚定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革命文化,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广泛吸纳、融汇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同步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道路融合了先进文化的内涵,又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和有力保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明确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前进方向,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员令和宣言书。我们要从商洛实际出发,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和部署,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进一步增强陕西文化软实力和商洛区域特色文化竞争力。

(四)坚持文化自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文化自省是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深刻的文化自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作出了一系列关系文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清醒认识我国文化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剖析当前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反映出我们党深刻的文化自省理念。特别是全会作出的《决定》,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积极探索文化发展规律,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任务、新举措,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化水平。省委《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八大工程,建设文化强省,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操作性强,是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的纲领性文件,是我省文化自省、文化自强的必然选择和集中体现。

(五)实现文化自强,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无论是文化自立、文化自觉,还是文化自信、文化自省,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强国的最终目的在于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文化强民。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事实上,文化和经济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是最根本、最持久、最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要求我们着眼文化的科学发展问题,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真正做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加快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优势。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实施意见》精神,就是要围绕全会提出的“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建设西部强省”这一重大任务,着眼于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促进政府、市场、人才共同作为,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

二、加快推动商洛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

党的十六大以来,商洛市委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文化建设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国家推动文化产业振兴以来,全市采取重大举措,抢抓机遇,文化产业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为推动商洛文化大发展,建设幸福商洛奠定了良好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委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项目建设、推进城乡统筹、扩大改革开放、发展繁荣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六大主要任务,为建设幸福商洛提供了硬支撑。特别是对如何发展繁荣商洛文化事业,提升商洛软实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新部署,把握我省建设文化强省的新要求,顺应当今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抓住有利时机,兴起商洛文化建设热潮,努力推动商洛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省的跨越,为商洛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是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点,不断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根本和核心。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引领发展的地位,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根据当前人们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更加明显,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情况,坚持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促进社会的认识认知认同。一方面,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关注社会思潮,及时把握舆情变化,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消除分歧、凝聚共识、促进和谐、推动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引导人们冷静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二是坚持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公共文化的保障力。建设覆盖率高、服务力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文化强省目标的最基本特征,也是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商洛注重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着力推进设施网络化、供给多样化、载体品牌化、服务均等化、投入多元化,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秦岭最美是商洛”主题,不断做强旅游,强化文化与旅游对接,加快推动生态旅游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强力推广“软实力”。以大型演艺“进景区”文艺活动和举办四国男女子篮球赛、全国竞走大奖赛等具有影响力的重要体育赛事宣传商洛,彰显和谐商洛“新面貌”;基础设施“发展快”。“十一五”五年间,全市文化基础设施投入近5亿元。2010年末建设村村通3706个,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3.01%98.39%,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32.26%。 “十二五”时期,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探索建立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村。要坚持重心下移,推动公共文化更多地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构建基层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高标准建设和改造一批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切实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特别是要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发挥商洛民营经济优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格局,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三是坚持把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作为支撑点,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党中央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建设文化强省的支撑点。近些年来,商洛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至2011年四年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现价)年均增长37.8%,分别高于同期全市GDP年均增长16个百分点,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的2.5倍。截止2011年末,全市文化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达到2649个,吸纳从业人员1.08万人,资产及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0.19亿元,年经营收入近7亿元。 “十二五”时期,商洛要以更大的力度积极实施《陕西省“十二五”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15)》,按照省上“建设十大园区”的总体布局,依托秦岭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秦岭绿色生态文化园区;充分挖掘商洛秦楚文化交汇优势,建设集演艺、民俗、民居、道情为一体的秦楚风情文化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广告演艺、休闲养生、会展节会等文化产业,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不断提高文化发展效益,增强文化发展后劲;集中打造一批文化园区,策划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增强重大项目对文化产业的拉动作用,促进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四是坚持把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突破点,不断提升文化发展的创新力。文化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建设文化强省和文化强市的根本途径。商洛自2010年以来,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重点,紧紧抓住转企改制这一中心环节,攻坚克难,深入推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十二五”时期,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核心,促使文化企业更充分地面向市场,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型。要把市场作为重要导向,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大力培育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把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作为重点,积极创新文化管理和服务方式,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

五是坚持把提高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能力作为关键点,不断提升区域文化的影响力。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充分挖掘商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努力创作一批彰显我市特色、富有时代气息、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推出一批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文化名人、文化名品,不断提升商洛的文化品位。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是文化强市的重要体现。要坚持用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来谋划和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在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方式和渠道上下功夫,积极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打造一批代表商洛形象、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建立运转有效的营销平台、营销渠道、营销队伍,不断扩大商洛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和辐射力。要在提升现代传播能力上下功夫。在做大做强主流新闻媒体的同时,顺应网络信息化时代潮流,切实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宣传和管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网络文化,为我市文化发展和传播注入新动力、开辟新领域。

三、切实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对商洛的文化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从战略和全局出发,牢牢把握和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能力和水平,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商洛特点的文化建设新路子。

一要切实落实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文化改革发展涉及面广,协调推进的任务重、要求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文化改革发展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工作新情况新特点,及时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重大问题,提高新形势下驾驭思想文化领域复杂局面的能力。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努力形成推进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紧紧围绕我省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新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以富民强市、社会和谐和文化惠民为根本目的,把速度和质量统一起来,把规模和效益统一起来,推动我市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涉及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关系,如城市与农村、改革与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等的关系,特别是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进程中,注重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各方利益,照顾各方关切。

三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民群众既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创造者,也是接受者、评判者。建设文化强省和文化强市、改善文化民生,必须坚持始终面向大众、面向基层,多生产基层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提供普通群众喜欢的文化服务,解决群众的“文化饥渴”、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注重群众评价,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推动更多文化机构、文化产品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要努力建设优秀的文化人才队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十百千才工程”,努力把商洛打造成为富有吸引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文化人才聚集地。组织实施“商洛文化名家工程”,继续推进文化创新团队建设,大力培养文化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鼓励支持各类民间文化团体发展,选拔培养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为核心,尊重作家、艺术家和学者的创造性劳动,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向文化领域集聚,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五要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探索形成“政府主导、社会主动、群众主体”的文化发展新格局。要在进一步放开、搞活上下功夫,冲破原有的体制惯性和观念束缚,扩大市场准入,放宽投资领域,张开双臂、敞开大门,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着力形成全社会关注文化、支持文化、建设文化的新格局。

             (作者单位:商洛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王军正

来源: 编辑:slswdx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