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西乡县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考
作者:           发布日期:2012-04-20 10:24:04          阅读数:3335

对发展西乡县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考

李 祖 革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县域经济的调整与改革。没有非公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振兴,也没有西乡县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所以,必须把非公经济的发展做为全县“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来抓,采取超常规措施来发展,不断培育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

一、西乡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西乡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非公有制企业有9900家,从业人员28589人,全县已完成工业总产值22.2亿元,年均增长19.6%,同比增长25.1%,实现利润1.81亿元,上交税金1.2亿元,非公企业发展占据了全县半壁江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3.2%,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登记注册各类企业132户,个体工商户1490户,投资总额达28609.7万元,分别增长21.1%7%10.8%。其中: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5户,5001000万元的18户,100500万元的34户,100万元以下的75户。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累计为8216户,从业人员24648人,资金数额4272.32万元。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62户,出资总额3907.4823万元,成员总数1550人。投资领域涉及建材、道路运输、物流、水利水电开发、房地产开发、茶叶深加工、生猪养殖等行业。从产业分布来看新发展企业户数变动情况:第一产业新发展21户,占新发展企业的22.3%,增长75%:第二产业新发展33户,占新发展企业的34.9%;第三产业新发展40户,占新发展企业的42.8%。随着县政府启动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一区三园”建设,西乡尧柏日产2500吨水泥生产线、汉中福润200万头生猪产业化加工、华林矿业、上海恭尔盛机电设备公司投资1.2亿元的乔山电站项目、甘肃省民族发展商会投资近2亿元的樱花大酒店等项目、天森高密度板等20余个工业项目落户西乡,促进了县域工业经济总量大幅扩张、质量显著提升。非公企业中有中共党员1369人,培养积极分子83名。

二、西乡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全民创业氛围不够浓。全县中小民营企业主主要来自农村,受小农意识影响较深,小富即安,贪图享受,缺乏一种锐意进取的上进心,企业缺乏二次创业再发展的动力。在国内经济发展趋缓、国际经济形势衰退的影响和制约下,一部分企业主安于现状,不求发展。全民创业的欲望不强、氛围不浓,创业文化还没有完全形成。

2、市场竞争力弱。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偏小,规模不大,实力不强,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集群优势不突出,缺乏有较大影响、在同行业占主导地位的大型产业集群。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不大,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整体优势。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劳动密集型企业偏多,产品结构单一,多为初级产品和为大企业的配套产品。

3、企业资金需求加大、融资困难 。一是贷款难。银行出于风险考虑,设置过高放贷门槛。同时,审批权上收,把贷款重点放在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大型企业和大项目上,对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放贷少。加之企业普遍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物,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因投入大,常常因流动资金短缺影响生产。二是“三角债”拖欠较重。县上企业多数生产初级产品,常被拖欠货款,资金短缺导致企业科技投入少,产品升级换代慢,项目投产率低,市场竞争力较差,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使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效率减少,赢利水平下降。

4、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落后。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仍然是夫妻店、兄弟厂、父子公司,经营管理简单粗放,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家族式管理较多。

5、发展不平衡,科技含量低。全县目前市场主体涉及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制造、种植养殖业等几个行业,科技含量较高产业以及产品深加工业没有完全形成,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上规模、上档次的科技型企业太少。相对影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6、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企业家的自身素质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才短缺,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经营型人才。

7.部分非公企业诚信度低。少数非公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搞违规经营,偷税漏税、商业贿赂现象时有发生,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影响了非公有制企业的整体形象。一些私营企业缺少诚信,企业之间相互拖欠情况常常发生,并存在违反劳动法规、侵害工人切身利益的问题。诚信度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非公企业的发展。

三、发展西乡县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路

第一、继续解放思想,提高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重要性的认识

从全国范围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越成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认识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推进全县“十二五”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全县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第一、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项目领导负责制、领导和部门联系非公企业制度、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健全促进非公企业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做好对非公有制经济目标责任制的考核。第二、强化舆论宣传氛围。广泛深入宣传县委、县政府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非公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要宣传报道从本县本镇走出来发展非公(中小企业)经济实体的成功典型,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带动,在全县上下形成发展非公经济的良好氛围。第三、形成新的科学发展观理念。教育、引导和培养全民创业的意识,激发全县上下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的热情。

第二、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
  
1)优化外部环境:进一步加快县工业园区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以改善投资硬环境作为重点,努力在打造园区新环境上有新突破。今后发展非公经济要以工业园区作为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力争在引进非公经济大项目上有新突破。不断创造平等竞争环境,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进一步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限发展速度,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模式,放手放胆放活发展非公经济,真正放宽投资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实行公平待遇。

2)优化内部环境: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三项制度并狠抓落实,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放审批权限。全面清理行政和事业性收费,严禁向企业和个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各级行政机关思想观念明显转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办事效率明显提高,积极营造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政务环境。

第三、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和产业引导

西乡县是一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底子薄,非公经济发展缓慢。要发挥好导向作用,推动非公经济的发展。发展重点:一是要依托县上丰富的茶叶、矿产、石材、水能、干杂果、烤烟等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培育一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二是依托县上丰富的林木、生猪、食用菌、粮食、樱桃等资源和产业优势,培育一批从事规模性生产且具有拉动示范效应的种养大户、科技服务型企业。三是围绕小城镇和移民新区建设,吸收民间资产,促进旅游、房地产开发、农家乐、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应加大领导力度,加强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制定符合西乡县实际的区域性产业政策和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充分挖掘全县的资源优势,加强整体规划,选择重点行业或产业加以引导和扶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高起点编制园区发展规划,着眼长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高效管理、开放运行”的管理模式,不断加大投入,做大做强工业园区,为非公经济的成片发展、特色产业的相对聚集构筑平台,形成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非公企业集群和特色产业板块。

要利用全县资源,发挥优势,将茶叶产业、生猪产业、建材产业、山特产品、农产品等做强做大。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吸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环境污染少的项目进区建设,特别是做好东西部产业转移的对接,加快电子工业园区的建设,充分利用优势互补、信息共享、资源互供的特点,发挥聚集效应,延长产业链条,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加快扶持,使之在五至十年内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进入服务领域,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第四、拓宽融资渠道,为非公有制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银行方面的,也有企业方面的,更有体制环境和历史传统方面的。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应加大推动力,推进现有银行体制和运作机制的改革,打破行业垄断格局,开辟和拓宽符合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一是建立专门以县域非公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大对非公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二是县域农行、工行、邮政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要适当放宽信贷政策,扩大授信额度并简化贷款手续,以满足县域非公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需要。三是放宽民间借贷的政策空间,允许并鼓励发展各种灵活的民间融资方式,同时加强指导和监管,逐步解决民间融资的合法性问题。四是积极打造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平台,为非公经济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绿色通道”。继续做好非公经济发展基金建设,完善县域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满足非公企业发展资金需求。
    
第五、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

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继续深入推行阳光政务,在政府网站上开通电子政务,开设政务公开栏,开通县长、局长热线和公开服务承诺,每年开展2次以上的非公经济评议部门作风活动,充分利用好全县干部作风教育整顿这一载体,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打造高效、规范的行政行为。充分发挥县工商联的积极作用,协助有关部门加大对非公经济投诉的查处力度,严格执行检查审批制,坚决杜绝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的行为,重点打击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县行政服务中心要进一步优化行政服务流程,便利非公经济办事,劳动部门积极受理劳资纠纷,切实保护好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非公企业员工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子女上学、就业、医疗等方面制定的配套服务政策。积极为非公企业排忧解难,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全方位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要在政策、环境、服务等方面为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多开“绿灯”,为县域经济发展培植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速生点,让非公经济主体充分发挥机制灵活、产权清晰的优势,更好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成为活力最强的市场主体。

第六、加大支持力度,培育一批龙头骨干非公有制企业

以西乡县域优势资源为依托,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培育一批具有西乡特色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从资金、人才、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使之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领头羊。在产业发展上应以民营科技企业、现代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水利、交通、农村公用事业等为重点,积极引导民间资金的合理流向,吸引有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形成一批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骨干企业,以商标品牌战略推动市场主体发展,扩大西乡知名度,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同时,倡导全民创业,发展特色产业。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依托各地资源,挖掘、提升民间传统产品,放开领域,倡导、鼓励、支持西乡县全民创业,实现非公经济在全县遍地开花,整体推进,为完成西乡“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西乡县委党校)

 

来源: 编辑:slswdx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