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路探析
作者:           发布日期:2012-11-06 09:20:57          阅读数:12089

洛南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路探析

郝 彦 学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旅游产业具有扩大需求总量,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的特殊优势,可以在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推动力。而旅游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旅游则有利于挖掘文化、丰富文化、优化文化和保护文化。旅游与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将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也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题中之义。

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优势

素有“陕西东南门户”之称的洛南县,位于五岳华山之南与“秦岭最美是商洛”的腹地。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产业发展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文化强县战略的重点工程,“宜居、生态、旅游、避暑”是洛南县“十二五”时期社会发展的定位。洛南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不仅富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资源,温润宜人的气候等自然资源,更独具积淀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

(一)著名的河洛文化

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看,河洛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与核心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它广纳博取,吸收了全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成了今天灿烂的华夏文明。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河图,相传伏羲在位的时候,从黄河的水中跃出一匹龙马,龙马的背上显示着一副有规则的图纹,伏羲依次创立八卦,后为《周易》来源。洛书,相传大禹时,从洛河的水中爬出一只大乌龟,其背上显示出一副有规则的图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创立九章大法,治理社会,于是才有了《尚书·洪范》。因此,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河洛”是指黄河中游和洛水流域的广大地区,发源于洛南的洛河及其文化,是河洛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洛南县的“灵口”这一地名就来源于“灵龟负书”的传说。

(二)非凡的仓颉文化

仓颉,复姓侯刚,故里陕西白水,为轩辕皇帝的史官。相传5000年前,仓颉随皇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夿洛納之水”,仰观天象,俯察鸟兽虫鱼之迹,创造出中国最原始的28个象形文字,“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从而结束了远古时期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汉字,仓颉也被后人尊称为“字圣”。元(玄)扈山、阳虚山均位于洛南县城西北22公里处的眉底乡,地傍洛水两岸,南北对峙,巍峨秀丽。对此,《吕氏春秋》、《河图玉版》、《史记》十数篇文献均有翔实记载,“元扈凤图”、“阳虚鸟迹”清代就被列为《洛南八景》之中。仓颉首创28字拓片珍藏于洛南县博物馆。历史事实证明,仓颉是中国汉字的创始人,洛南是中国文字的发祥地,现代国学大师文怀沙也曾题字“洛南是仓颉造字的故里”。

(三)杰出的考古文化

在洛南这块秦岭腹地的小小盆地里,考古已发现的古人类旧石器时代遗址300多处,石器数以10万记,遗址分布密度跨越了距今80万年至5万年的漫长历史,成梯队连续记录了距今80万至60万年、40万至30万年、20万至5万年的三期古人类活动。遗址既有以花石浪龙牙洞遗址为代表的洞穴类型居址,也有极为丰富的旷野类型旧石器露天地点群。境内河口、焦村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都带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显著特征。尖角的“花石浪龙牙洞遗址”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灵口焦村出土的人面陶俑壶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国家历史博物馆;县博物馆收藏有商代爵杯、西周宝壶、汉代瓦砚,元代帅印等古文物。这些文化瑰宝使洛南成为中国旧石器考古发现和研究的又一个中心,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四)厚重的宗教文化

洛南文庙:儒释道三教合一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建于明洪武三年的洛南文庙,是过去祭祀孔子的殿宇,比西安钟楼还早18年,是陕南保存最为完整的纵轴式古代建筑群。上有花脊飞檐,龙飞凤舞;内有金碧辉煌,画栋雕梁;轮廓清秀,气象雄浑。

老君山:是全国唯一注册的道教圣地。传说中国道教创始人太上老君在洛南县巡检镇的老君仙洞中修炼成仙,至今留有炼丹炉、老君庙、玉皇殿等道教信物与名胜景观,塑有太上老君像、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牌位供香客朝拜,千百年来遗址为道教信众朝圣之所。

华严寺:坐落于洛南县巡检镇大河村,始修年代失考,重修于明德和清乾隆年间。古庙整个建筑风格独特,庙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有十分罕见的精致完整的工笔彩绘堆塑。曾是高僧修行之地,并且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寺庙及八个下院的僧众都聚集于此,拜佛诵经,附近百姓像赶集过会一样前来祈福朝拜,十分热闹。

(五)优秀的民俗文化

洛南地处黄河流域与秦文化地区交汇点上,文物遗存十分丰富,全县进行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485项,众多的墓群、古庙、民居、祠堂、戏楼、碑刻等无不映现出河洛地区洛南境内先民们休养生息的民风民俗。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其中《洛南静板书》入选国家级保护项目;仓颉造字、谷雨公祭仓颉仪式、担芯子、沉香的传说、洛南手工挂面等6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图洛书、洛南麦杆画、洛南木偶、洛南唢呐、洛南粮食字等11项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洛南豆腐干、洛南糍粑、胡家接骨、八里砂锅、景村瓦罐等1024项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初步确定这些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有238人。

此外,洛南也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徐海东、汪锋、刘志丹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挥戈秦蟒,转战洛水,胡耀邦、温家宝等中央领导曾亲临洛南视察,这些都成为红色旅游不可多得的人文资源。同时,秦山洛水也养育了何佰群、王延年两位国际级书画名家。

二、制约文化旅游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规划滞后,统筹缺位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开发也曾被列为洛南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然而将其作为地方经济突破发展的产业来抓还只是近几年的事情。由于起步迟、经济发展滞后以及思想观念落伍等因素,洛南旅游开发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设计和规划起点低,标准不高,缺乏大手笔、大气魄、大谋划,更没有一个总体划一的设计蓝图。特别是对文化对旅游的促进作用认识不足,规划设计中没有有效融入地域文化元素,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旅游事业发展的质量。

(二)整合乏力,疏于管理

洛南的人文旅游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大量的仍然处于孤立和分散状态,缺乏有效的整合,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没有得到集中展示。从而使洛南旅游产业整体上没有一个明晰的思路,也不具备突出的特色,没有形成自己的主打品牌。同时,疏于有力的管理,有的个人甚或部门从急功近利的角度出发,零敲碎打,各自为政,浪费和破坏旅游资源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三)投入不足,实力薄弱

开发文化旅游资源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尤其是起步阶段。洛南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靠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过日子,文化旅游产业投入大见效慢,招商引资缺乏优惠政策支持,致使社会投资融资渠道不畅。开发文化旅游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本地没有,招聘引进又缺乏财力支持。同时还存在着旅游环境欠优化、宣传推介工作跟不上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滞了洛南文化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基本思路

洛南县“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建设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的旅游产业,其定位是积极融入大华山旅游圈和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建设关中城市群的“后花园”。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突出人文、生态、休闲避暑特色,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开发、高水平服务,在开发、包装、建设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中,不断融入洛南地域文化元素,努力打造出自己的特色旅游品牌。

(一)着力编制总体规划

编制高质量的总体规划是实施旅游开发的基础。要按照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准确评价县域旅游资源,科学制定发展目标与战略,合理安排发展空间与产业布局,有序规划开发建设工作步骤和包装推介旅游项目,确保旅游发展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和可持续发展。一要高起点大手笔。要成立专门的规划办,汇聚智力、集中财力外出参观考察,聘请高层次的专家学者进行论证,用国际的发展眼光和世纪的超前意识制定出科学的高质量的开发规划,始终贯穿节能环保、人文关怀等新生活理念,深谋远虑,防止短视行为和盲目开发造成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二要明晰开发思路。通过考察论证,围绕“宜居、生态、观光、避暑”的目标,按照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融入大华山旅游圈的发展定位,利用境内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积极挖掘身后的人文历史内涵,努力整合旅游资源,围绕“河洛文化、汉字故里、洛南猿人、华阳夏都”四张王牌,用大思路、大手笔开发洛南文化旅游。三要突出旅游特色。旅游开发中一定要紧扣建设“两型”社会的需求,在发挥资源优势和挖掘资源潜力上做足文章,充分彰显“文化底蕴”和“绿色生态”的优势,设计建造“八卦浮桥”、“洛神广场”等地标式建筑,努力融入带有地域印记的文化元素,倾力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陕南文化旅游强县。

(二)强力整合旅游资源

搞好资源整合工作是旅游产业开发的关键。对自然景观的利用要侧重于自然风光的观赏,力求保持其原始风貌;于人文景观的开发,重点挖掘其身后的文化底蕴;休闲避暑则要在丰富的自然和物产资源的基础上打造休闲度假基地,突出其休闲娱乐性。就全县的旅游资源整合而言,要着力形成“一廊两区三线”的格局。“一廊”即文化长廊:在城区河南修建东西方向约3公里的文化公园,内容包括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旅游景观、风土人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对全县旅游和文化进行全面的推介和展示。“两区”即抚龙湖休闲度假区和老君山夏都避暑区。抚龙湖位于城区西南7.5公里处,三面环山,碧波荡漾,湖光山色,风景秀丽,蓄水面积约10平方公里,安全水位面积超过100亩,上游有林场,野生鱼鸟丰富,原始气息浓郁,水质无污染。老君山地处华山之阳,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苍松劲树,四季常青。春季山花烂漫,馨香四溢;夏季翠绿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红叶似火,热情奔放;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两个休闲避暑度假区,集吃、住、行、游、娱于一体。“三线”即形成西、北、东三条旅游线路。西路仓颉文化线:主要由元扈凤图、阳虚鸟迹、仓颉授书处、仓圣祠等仓颉文化遗迹与洛河源头风光、西部文化影视城(拟建)等景观组成,主要以游览观光为主。北路华阳夏都线:主要以蟒岭、仙峪岭、云蒙山、佛山红叶、苍鹭园、香山溶洞等华山南区自然风光欣赏、宗教文化寻访和从南观华(山)、上华(山)等活动为主,主打休闲避暑。东路人文观光线:包括花石浪遗址探幽、焦村人猿对话、“灵龟负书”再现、大圣山觅踪、与洛神共舞、洛河漂流等活动,以文化体验为主。

(三)大力开发创意文化

中国旅游在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以观光旅游为主的市场逐步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多元化的中高端市场过渡,旅游产业进入系统升级新阶段。因此,旅游景区的品质也必须适应市场的文化诉求和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并提供具有文化内涵和品味的旅游产品。一要推广城市品牌。推广城市品牌实质上是弘扬一座城市的精神,洛南弘扬的就是铭记先贤、崇尚文明的文化精神。要立足仓颉这一文化宝藏,围绕“中国汉字故里,华夏文明摇篮”的理念,借鉴开封“清明上河图”、杭州“宋城”、西安“大唐芙蓉园”、桂林“印象刘三姐”等历史与民族文化创意的启示,用仓颉文化包装洛南,形成独具洛南特色的文化品牌,使仓颉文化品牌成为洛南旅游产业开发的引擎。二要挖掘城市故事。文化名城必须拥有丰富多彩的故事,这是最能吸引游客前来考察观光的动力。要凭借洛南深厚的文化积淀,围绕仓颉造字、河洛文化、洛南猿人、沉香的传说等历史遗迹和传奇素材,文人作家们大可以驰聘一书想象力,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城市故事来。三要打造文艺精品。“文化洛南”离不开文艺精品。近年来,洛南在文艺创作方面有很多成果。大型历史剧《御史还乡》、大型现代眉户剧《女儿沟》《香包》、诗舞剧《仓圣吟》、景观剧《恭迎仓圣》等都是难能可贵的作品。要在洛南静板书、洛南木偶戏等优秀文化遗产上狠下功夫,创造出更多彰显地域特色而独具美丽的文艺精品,为洛南的旅游产业开发增光添彩。

(四)全力做好包装推介

做好宣传推介,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必须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建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宣传手段,力争把宣传效果提高到最大化。要加大宣传力度。一要拓展有效宣传空间: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等媒体及影视平台,在闹市区、人口聚集点、交通要道处设立大型旅游电子宣传屏幕;制作街道、交通要塞、车身、霓虹灯广告牌;在土特产包装袋、超市购物袋印制相关的宣传文字与图案。二要创新多样宣传形式:创意制作声光影宣传碟片,进行场馆演示和无偿发放;开发打上洛南地域文化烙印的旅游纪念品,将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制作成游戏软件、卡通、动漫;与仙鹅湖、金丝峡及省内外其它知名景点进行联谊结对宣传。三要丰富文化节庆活动:城市文化的特点往往在其文化节庆活动中可以得到彰显。应精心打造一个让游客与市民都产生“认同感”、“归属感”的“仓颉文化节”,同时借助河洛文化节、秦岭生态旅游节、洛南核桃节等各种庆典及节假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文化表演、佛事庙会、摄影和根雕与奇石展览等大型活动,让知名学者、艺术名人齐聚共赏美景,用他们的笔墨和镜头鲜活地反映洛南优美的生态、淳朴的民风,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全方位地宣传和推介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扩大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进文化与经济和旅游的融合,拉动第三产业发展,从而有力推动洛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和突破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洛南县委党校)

                   责任编辑/陈永芝

 

来源: 编辑:slswdxlx